首页

女王高跟足交

时间:2025-05-29 12:21:10 作者:紧扣两个关键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浏览量:46974

  【光明时评】

  作者:马小强(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)

  近日,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会前集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举行,通报了2024年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成效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,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,占全国比重达24.7%;今年一季度,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25%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,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得以不断巩固提升。

  长三角地区,承东启西,连南接北,区位优势,得天独厚。这里以全国约4%的国土面积,聚集了全国约1/4的“双一流”高校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,1/3的高新技术企业,1/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。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不断巩固提升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,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。8年来,三省一市已连续实施3轮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共计推出702项重点任务,前两轮完成率均在90%以上。2023年11月,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。当前,三省一市紧扣“一体化”和“高质量”两个关键,紧紧围绕“四个统筹”和“五项任务”,推动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全面落地,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“稳定器”“主引擎”作用不断凸显。

  更好发挥先行探路、引领示范、辐射带动作用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省一市的深切寄望,更是明确要求。去年4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审议《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》,指出“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,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”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,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”。从全局谋划一域、以一域服务全局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、开放程度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,长三角区域肩负着“增长极、动力源、试验田”的责任担当。

  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能够提供优质产品,还可以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,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。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是题中应有之义。“上海光源”和“合肥光源”强强联合,共建第四代大科学装置“合肥先进光源”,探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。新能源汽车形成“4小时产业圈”,每12分钟下线一台“全长三角造”机器人,类似的产业协同创新,如今在长三角地区比比皆是。依托G60科创走廊等协同创新通道,长三角地区正把创新主动权、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 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,在交通出行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“同城待遇”。加快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,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,是关键所在。作为长三角硬件联通和机制协同取得新突破的标志性事件,去年年底,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,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成立,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率先成为现实。截至2024年,长三角地区曾列入行动计划的17条断头路已打通16条;高铁通车里程从2018年的4150公里快速拓展至近8000公里;医保异地结算惠及4600万人次,众多首创性改革不胜枚举。

  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,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,是切中要害之举。在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,《区域绿道贯通标准》成为国内首部跨省域绿道建设标准,《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》首次提出“跨区域许可互认”制度。此外,在加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、有力拓展城市合作广度深度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等方面,也已形成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。

  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之年。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应聚焦重点、谋早谋实,不断巩固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,推动一体化发展行稳致远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5月29日 03版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最近国际媒体对中国经济出现矛盾评论,外交部回应

该展览开幕后,新加坡群策环球控股集团执行主席魏成辉的夫人王爱金以30万新币拍下了《运桃花》。王国平表示,这幅《运桃花》倡导的是积极、乐观、通达、向善的人生观。

原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监事会主席王建设被开除党籍

凌晨1点,神舟十八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演练继续,在通报两次落点预报后,5架直升机迅速抵达各待命点,等待航天员们回家。演练中,搜救回收空中分队还结合此前经验,总结出了4段5步搜救回收战法。

王毅:坚持一中原则,就应该支持和平统一

天津6月28日电 (记者 王君妍)记者28日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,近日,天津市人社局、天津市财政局下发通知,从2024年1月1日起,同步调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2023年12月31日前退休、退职人员的基本养老金。

走向新时代开放融通之路|外眼看中国:走进云冈石窟,探寻千年遗产

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,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、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,因为两国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。45年前,正是共同利益让中美正式打开了冰封数十年的交往大门,双方通过优势互补、互通有无,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同时提升了全球价值链效率与效益。如今中国已成为美国32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,超过7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,仅对华出口就支撑美国内93万个就业岗位。可以看到,中美两国都从数十年来的总体稳定的双边关系中受益,不冲突、不对抗、和平共处就是两国最基本的共同利益。

春季踏青应做好哪些准备?来听消防员专业解答→

这背后,是制度的完善、服务的提升。今年以来,中国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、提升支付便利性。数据显示,86%有过来华旅行经历的外国游客认为支付更便捷了,随时随地“扫一扫”,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新体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